今年以来,我们立足区位优势、资源特色、产业基础和产业布局,牢牢坚持“项目是第一支撑”理念,积极探索“基金+”“园中园”等现代精准招商引资模式,着力破解招商难、融资难等问题,推动了高质量发展。
聚焦“基金+”。现代招商引资,是系统集成式招商引资,要招商,更要引资。而作为现代金融核心和纽带的基金公司,不仅掌握着大量的资金,还连接着众多的好项目。以基金为线,可以串起产业链,形成产业集群,构筑开放再出发的新优势。
我们以航天科工环保产业基金为纽带,深化与航天科工集团的合作,引进了县域煤矿瓦斯监测和甲烷治理、航天碳科技产业园项目(其中,县域煤矿瓦斯监测项目为生态环境部首批碳排放监测试点项目),促进“环保产业基金+航天新材料新技术”与我县融合发展。项目预计总投资20亿元人民币,占地400亩,建设科技研究院、高端装备制造基地,建设甲烷监测平台、数据中心、碳科技应用、坑口制备LNG工厂、排空瓦斯冷、热、电三联供项目、智慧园区、智慧城市等。项目完成后,我县将成为碳排放国家标准的参与者、制定者,年可提供2000万吨以上的碳交易指标,为新上项目环境容量和能耗减量替代奠定坚实的基础。
立足生态环境和文化旅游资源,我们积极对接上海复星集团,创新“基金+孵化器+基地”项目培育机制,构建多元融通发展新动能。
聚焦“园中园”。“园中园”是非常成熟的园区共建模式。借鉴“园中园”模式,我们引进龙头企业建设产业园,龙头企业根据产业需求择企入园,打通产业链条,促进产业集聚,形成“招一个、引一串、带一片”的实效。
我们与苏州鑫海吉运国际物流有限公司合作,共建了阳城·苏州智慧产业园。该项目引进的高端会展、数字经济、总部经济、智能制造、冷链物流等,弥补了我县产业短板,拉长了产业链条,是我县聚焦“六新”的重点转型项目。该项目在苏州等地设立“阳城会客厅”,面对长三角地区定向推介、精准招商引资。目前已有5G智慧路灯、装配式建筑、智能垃圾收集等4个高端项目落户园区,1家企业总部和20多家企业入驻,初步形成了智能制造、家居建材、商圈经济、总部经济等“园中园”产业发展模式,显现出“产业园”开发模式效应。
我们与中金寰华产业孵化器股份有限公司共建“中金电子信息产业园”,则是以股权回购和建管运一体化园区共建模式的有益尝试。产业园由双方投资建设、运营、招商,协议到期后由我方回购。该项目将以移动智能终端、新型机器人、物联网产品和智能电子设备等高端制造为主,打造精密化、智能化、系统化发展的产业形态,建设以电子信息技术为主导产业的技术型、创新型现代化产业园,积极培育未来的主导产业。
谋划中的煤矸石综合利用产业园、演礼大健康产业园等也将采用“园中园”模式共建,形成区域特色产业高地。(据阳城经济技术开发区)
网络编辑:刘一丹